比特币系统会定时生成随机代码,互联网中的计算机都有机会去寻找这些代码。找到这些代码后,就会形成一个区块,并且能够获得一个比特币,这就是所谓的挖矿。通俗来说,比特币就像总量为 2100 万个的金币的金山那样。玩家借助电脑的运算能力,按照特定的算法算出具有特定规律的数字,以此来获取比特币。早期,利用普通电脑就可以进行挖矿。而现在,由于计算难度提升了,人们都使用专业的矿机来进行挖矿。例如,以前有人能用家用电脑挖出不少比特币,但是现在要是想挖矿,就只能使用矿机了。
挖矿的工作机制
计算随机代码需要大量的 GPU 运算,矿工们会采购很多显卡,利用快速运算来获取比特币并获得利润。确认虚拟货币交易需要运行复杂的运算,矿工使用计算机执行这些运算,以此获得虚拟货币的奖励。比如,矿工老张购买了许多高端显卡,将它们组合成矿机集群,专门用于挖掘比特币。当矿机成功完成运算并获得奖励时,就意味着挖到了币。就如同大家一起去解答一道极其困难的数学题,解答出来就会有奖励。
比特币的总量与产出规律
比特币的总量是有限的。在最初的 4 年时间里,可以产出 1050 万个 BTC。从这之后,每 4 年产出的数额就会减半。在第 4 年到第 8 年这段时间,能产出 525 万个 BTC。而在第 8 年到第 12 年期间,产出为 262.5 万个 BTC。以此类推。这表明随着时间的不断往后推移,获得比特币会变得越来越困难。例如,小李在早期参与挖矿的时候比较容易挖到,但到了后期就变得困难了,这是因为产出的数量在逐渐变少。就如同一开始金山很大,容易挖到金块,而后面金山变小了,就很难挖到金块了。
比特币的最小单位
一个比特币依据其数据结构能够分割至 8 个小数位,也就是 0.00000001 BTC。矿工挖到的比特币的最小单位便是这个。别看它的单位比较小,可一旦累积起来,就会有价值。例如,有些小矿工一开始就挖到了一些极小单位的比特币,经过慢慢积累,也拥有了一定的数量。这就如同收集小沙子,积少成多也能堆积成小山。
挖矿与数字货币发行
挖矿实际上就是数字货币的发行过程。区块链技术可以对链上数据进行记录并且予以广播,凭借这种方式能够获得奖励,而这个奖励就是新发行的数字货币。目前,数字货币的发行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 POW 工作量证明机制,即通过计算机运行特定算法来争夺记账的权益;另一种是 POS 权益证明机制,是通过持有有效的数字货币来获取利息。例如,有些新的数字货币就利用这两种方式来进行发行。
矿机的重要指标
矿机的重要指标涵盖两个方面,其一为算力,其二为功耗。算力的作用在于能够决定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产出的币的数量;功耗则能够决定在单位时间内会消费的电力数量。比如有某一台矿机,它的算力是 13.5TH/s,功耗为 1200W。倘若算力高,那么挖矿的速度就会较快;但倘若功耗大,就意味着会耗费更多的电。就如同一个老板购买了一批矿机,在对功耗成本进行计算之后,发现电费的开支是比较大的。这就需要在算力和功耗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你认为未来比特币挖矿是否会有新的变化?请为这篇文章点赞并进行分享。同时,也欢迎你留下评论,表达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