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的业绩开始下滑,遭遇了困难。但公司突然灵光一闪,有了新想法,决定效仿胖东来。这种大胆的举措,能否帮助公司摆脱困境?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讨论。
业绩下滑态势尽显
永辉超市曾是我国第二大超市,但现在面临市场压力。最近几年,它的业绩持续下滑,新店开张的数量逐年减少,而关店的数量却在不断增加。从2021年到2023年,虽然新开了105家店,但同时关闭了57家,现在店铺总数只有1000家。作为超市行业的领头羊,它的业绩不佳,就像被阴云笼罩。
门店布局倾向商场
现在,许多商家为了增强品牌知名度、吸引消费能力较强的顾客,都倾向于在购物中心设立店铺。永辉超市也不例外。据赢商大数据显示,大约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门店位于商场内,其中大约一半位于中档购物中心,还有四成位于大众购物中心。这种店铺布局是否恰当,目前还难以给出确切的评价。
全国调改计划出炉
永辉公司组建了一个全国门店调整小组,旨在推广胖东来的经营模式至更多门店。首间进行自主调整的店铺开业,紧跟着,公司便推出了首批参考胖东来模式的调整计划。这些计划涵盖了北京、深圳等11个重要城市,彰显了公司全面改革的坚定意志。
全面“爆改”成效初显
今年初,胖东来对永辉超市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包括商品展示、店面布局、设施配备、员工培训及福利等。位于郑州信万广场的全新改造门店已重新开业,生意异常红火,首日销售额高达188万元,无疑给大众带来了新的期待。
第二家店遭遇挫折
遗憾的是,并非所有调整后的店铺都能顺利运作。比如郑州的永辉瀚海海尚店,客流量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此外,7月初东来总裁班的通知中指出,今后将不再向永辉等企业供应胖东来的自主品牌商品,这迫使企业必须学会自我强化。对永辉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业内观点有待观察
业内多数人对于永辉超市模仿胖东来做法保持警惕。文志宏专家提到,胖东来在三四线城市所面临的竞争状况与永辉在一二线城市大相径庭,前者的竞争压力较小。现阶段样本数量有限,店铺开业时间不长,其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长期盈利能力。这种模式的效果,还需时间来验证。
永辉超市参考了胖东来的经营手法,目前看发展态势良好,但同时也遇到了不少难题。你觉得永辉超市能否通过模仿胖东来的方式摆脱困境?别忘了点赞和转发这篇文章,也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