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销售行业中,中美经销商的盈利水平有何不同?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差异?下面将为您逐一剖析。
部分国内集团表现亮眼
国内并非所有汽车销售商都比美国同行差。以中升集团为例,在某些方面,它的表现甚至超过了全美经销商的平均水平。在费用率、售后毛利率和税前利润率等方面,它都表现得相当出色。这表明,我国优秀的经销商集团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这也为其他国内经销商提供了学习的榜样,让大家看到了超越美国同行的可能性。
售后业务差距巨大
国内汽车经销商在售后领域(包括汽车配件)的表现与美国的同行相比,差距极大,超过了一千万。这样的差距,对国内经销商的盈利造成了严重影响。这清楚地表明,在售后业务上,国内经销商还有很长的路需要努力,迫切需要提高售后服务的各项能力。
综合毛利率差异显著
我国汽车销售集团六大集团的综合毛利率均值为8.8%,而美国经销商的平均毛利率为11.4%,两者相差2.6%。这2.6%的差距看似不大,实则对总毛利额影响显著。由此可见,国内经销商在盈利能力上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亟需探索提高综合毛利率的策略。
新车毛利率有待提升
国内六大集团的新车毛利率(包括F&I服务)平均为3.5%,而全美经销商的平均水平是6%,两者相差2.5%。这一差距是导致国内经销商盈利能力较弱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庞大汽贸的新车综合毛利率高达5.04%,表现十分抢眼。大多数国内经销商在销售新车并实现盈利方面,有必要向庞大汽贸看齐。
售后毛利率参差不齐
国内两大集团售后毛利率高于美国平均水平,然而有四家却低于这一标准。国内经销商的售后毛利率得益于新车的优质配件,而这些配件主要由新车部门负责供应。这一现象表明,国内经销商在售后业务方面发展不均,某些集团需要加强核心售后业务,不应过分依赖新车的附加产品。
费用与利润比例对比
美国汽车经销商的平均综合费用为10.9%,我国六大集团的平均值为8.3%,相差2.6%。这得益于我国在人工、广告、场地租金等方面的支出低于美国。然而,在总费用与总毛利之比上,我国六大集团的平均值是96.5%,与全美经销商的平均值96.01%相仿。由此可见,尽管我国在费用控制上有所优势,但整体营业利润的提升空间并不大。
浏览了中美两国汽车销售商的数据对比后,你觉得我国汽车销售商该如何在整体盈利水平上显著胜过美国同行?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若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请记得点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