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重灾区”困局
截至9日7月,光伏行业的业绩预告让人颇感惊讶。不少上市公司已经公布了业绩预告,其中光伏行业的三大领军企业亏损较多,预计总亏损将突破百亿大关。光伏产业成为亏损重灾区,许多企业面临盈利难题,这使得行业的发展前景变得不明朗。这种广泛的亏损现象,给从业者和投资者带来了不小的震动。
光伏行业如今似乎陷入困境,如同巨兽陷入泥潭,难以脱身。过去,众多企业曾大规模扩张,可如今却遭遇严重亏损。这种情况不仅制约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削弱了行业市场的信心。上下游产业也因此受到了牵连,光伏行业的未来前景让人不禁担忧。
产业链价格雪崩
7月4日,国信证券在其研报中提到,从2023年开始,产能迅速提升。这导致市场在某个阶段出现了供应过剩的问题。这种情况直接引发了光伏产业各环节产品价格的普遍下滑。整个产业链的价格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走势。比如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等产品,它们的价格一直在大幅减少。
通威股份指出,产业链的核心产品遭受冲击,价格大幅跳水,且长时间处于低点。以多晶硅为例,其价格已从之前的最高点跌至目前的最低点,各种产品的价格都如同脱缰的野马般持续下跌。这一现象使得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幅减少,经营压力急剧上升,许多企业从盈利状态转变为亏损状态。
企业困境加剧
TCL中环指出,2024年第二季度,产业各环节普遍遭遇售价低于成本的情况。这导致普遍亏损,经营压力显著增大。企业不断加大生产投入,成本持续上升,然而产品售价却大幅下降。销售量越大,亏损越严重,企业陷入了极大的困境。
经济状况不佳,规模越大的企业,亏损情况通常更为严重。隆基绿能对此有着清晰的认识。若盲目增加产能,而市场需求未能同步增长,那么这些产能将变成沉重的负担。晶澳科技尽管电池组件的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但由于价格下跌,其主营业务利润大幅减少,同时存货跌价准备大幅提升,导致最终净利润转为负值。
产能过剩根源
专家指出,产业链价格走低主要是因为光伏行业产能过多,供需不平衡。近年来,各地政府和资本市场给予了大力扶持,光伏产业的新建和扩建项目迅速发展,产业链的上下游产能急剧扩大,许多跨行业企业也纷纷加入其中。这就像一个水池突然涌入大量水而溢出一样,产能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市场需求。
爱旭股份对此表示认同。在上半年,光伏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产品价格不断走低。这一现象削弱了公司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了存货跌价准备,对业绩造成了严重不利影响。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企业被迫降价促销,陷入了亏损的恶性循环。
短期压力难消
光伏产业当前遭遇业绩压力与市场动荡的双重困境。中信建投期货提到,关于光伏关键材料的生产,相关草案提升了产能建设的门槛。虽然这对产业的长期进步有益,但短期内,企业需调整战略以应对这些新规定,这无疑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7月4日,钟宝申,隆基绿能的领导人,在西安向投资者表示,2024年对公司及整个行业来说,将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年份。目前,行业正面临价格持续下跌的困境,许多企业正处于盈利与亏损的临界点。如果价格继续下降,将有更多企业陷入困境,行业可能面临一场大规模的洗牌。
行业调整转机
专家强调,当前光伏产业正经历着转型,这一现象揭示了市场供需格局的变动以及竞争的加剧。若想实现价格回升,关键在于快速去除生产过程中的低效、高成本的生产能力。只有去除这些产能,市场供需才能实现新的平衡。
隆基绿能的高层透露,他们预期到2025年,公司计划率先重返增长路径,比光伏行业更早一步进入复苏阶段。只要能够加速淘汰过剩的生产能力,并对市场布局进行优化,光伏产业或许就能抓住转机,重新迈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你对光伏行业何时能走出现在的低谷,恢复增长态势有何见解?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启发,请别忘了点赞并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