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的发展在加密货币领域一直是个热门话题。它的主网与信标链合并这一计划格外引人瞩目。这一计划所涉及的技术变革方面,以及对不同群体产生的影响方面,还有对未来 Web3.0 发展的意义方面,都蕴含着无尽的看点。
以太坊合并计划
以太坊曾有一系列规划蓝图。主网和信标链合并之后,打算通过分片提升可扩展性,这体现了以太坊对未来发展的雄心。2013 年到 2018 年,加密货币使用率持续上升,对以太坊这类区块链平台的可扩展性需求也提高了。当初计划提出时,人们就意识到,要承载更多用户,需进行大规模变革。
这一计划针对以太坊来说是一次重要的转型性举动。主网被划分成 64 个分片。这种想法比较激进。当时提出这样的想法是为了解决区块链技术的瓶颈问题。据估计,如果这样的设想能够实现,那么以太坊在可扩展性方面会有很大的提升。
Rollup的重要性
Rollup 对于以太坊拓展到 10 亿用户规模具有重要意义。以太坊团队将 Rollup 视为重要的战略方式。它能够让以太坊成为强大的结算层和数据可用层,同时 rollup 也能从中获得安全性。在实际的发展状况里,如今加密货币领域竞争十分激烈,以太坊需要这样有效的功能来维持自身的市场地位。
在众多区块链系统当中,以太坊通过采用 rollup 这一方式,能够在效率和安全性之间达成一种平衡。在当前的用户规模以及交易量的级别状况之下,这种方式显得极为重要。比如在对数量众多的小额交易进行处理的时候,Rollup 把它的优势展现了出来。
共识机制的转换
以太坊主网与信标链合并后,PoW 验证机制被 PoS 共识机制取代了。信标链运行着 PoS 机制,这一改变意义重大。主网的数据不会受影响,不过 PoW 挖矿产出的块奖励被取消了。现在信标链上的质押量数据明确,为 13,883,221ETH,年化收益约为 4.2%,一年的 ETH 质押奖励大概是 58.31 万 ETH。
这一转变使得整个区块链的运行逻辑发生了改变。在 PoS 机制里,信标链会把委员会进行随机分配,接着由该委员会对区块进行投票从而形成共识。借助这种方式,能够让区块大小以及数据的增长得以减少。以往在 PoW 机制下存在的一些特点将会不复存在,这是以太坊为了适应新的发展需求而进行的调整。
对矿工的影响
在转变的过程中,受影响最严重的是矿工群体。像 ASIC 矿机的矿工,由于矿机芯片是定向优化的,所以他们在转型时,可选择的方式较少。而 GPU 矿机的矿工相对而言有更多选择,比如可以参与 ZKP 项目的挖矿,也能够转型成为数据中心,或者为 Web3 协议提供算力等。当下已有矿工开始参与测试网节点的工作,从市场预估的 Token 价值来看,他们获得的收益是较为可观的。但总体来说,曾经的以太坊矿工群体即将面临巨大行业变革所带来的挑战。
以前那些凭借 PoW 挖矿获取奖励的矿工,如今必须重新寻找其他的出路。在整个加密货币行情处于波动的背景下,这种转变给他们在经济利益方面以及业务方向等方面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对Web3.0发展的推动
以太坊合并后对 Web3.0 发展进程很重要。Web3.0 是新一代基于区块链的互联网技术,能把加密和去中心化技术融入日常生活。在以太坊的助力下,高频应用时易出现的网络拥堵、Gas 昂贵、DApp 运行缓慢等问题都有望被解决。
并且随着 Web3.0 不断地发展,它的基础设施所需要的算力会持续增加,GPU 矿工或许能在这个过程中重新找到重要的发展方向。就目前来说,以太坊的变革给 Web3.0 的发展带来的是非常积极的信号。
ETH(POW)分叉链
ETH(POW)分叉链或许会出现。不过,以太坊设置了难度炸弹,这导致分叉的难度有所提升。另外,如果假设整个以太坊生态都能够运用 Rollup,并且在数据分片的帮助下,那么以太坊的性能有希望提升 20 到 50 倍。此数据体现了以太坊在技术革新方面的努力趋向。从长远角度而言,这些举措将会对以太坊整个生态体系的稳定性以及发展潜力产生影响。
最后询问大家,在以太坊发生了如此多变革的情形下,你们认为其中哪个环节对它未来的发展是最为重要的?欢迎大家展开评论互动,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点赞并且分享这篇文章。